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 、Cl-和C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为Cl2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若有3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 |
D.当该反应生成2.24L Cl2时,则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B.1 mol 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 |
C.铜的电解精炼时,阳极上每转移2mol电子时就溶解铜原子NA个 |
D.1mol/L的Na2CO3溶液中CO32-粒子数目小于NA |
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a极:Cu2++2e-=Cu,b极:Fe-2e-=Fe2+,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
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实验发现,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 =Zn2+ |
B.Pt电极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
C.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
D.生成的Fe2+通过盐桥可以和锌直接反应生成Fe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足量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物质),溶液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NaCl(盐酸) | B.NaOH(NaOH) | C.AgNO3(Ag2O) | D.CuSO4[Cu(OH)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