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青少年要真正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
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②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创造性地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春节,人们辞旧迎新,为过去的一年打个结,为美好的明天开个头。回答30—32题。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与收获的适时测度……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活,也创造了“春节与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
春节期间,信用卡消费一度火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负翁”悄然出现。对于“负翁”现象,某班同学展开讨论。 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不应透支消费 |
B.只要不超出偿还能力,可以透支消费 |
C.透支消费有悖于勤俭节约,应尽可能减少 |
D.透支消费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予以规范 |
图6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背后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②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回答27、28题。我国积极开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对外交流渠道,使少数民族文化借助各种“文化节”走出国门,其价值在于
A.使少数民族拥有更多的自治权 | B.实现民族融合,促进共同繁![]() |
C.完善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
法蒂玛·马合木提做为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中的乌孜别克族委员,提出“在新疆塔城地区建立一个鸟孜别克族文化交流协会”的提案得到了回复——国家正式批准在该地区建立乌孜别克族文化交流协会。上述材料表明
A.政协委员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B.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C.政协委员通过政治协商,发展民族文化 |
D.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回答24~26题。
每年两会,人大代表的议案很多涉及民生问题。有网民说,作为选民,我们寄希望于我们的代言人能在大会上代表我们行使权力——实施更好的医疗保障,管好我们的“钱袋子”;希望他们能直言针砭,推动改革。材料说明
①选民要珍惜选举权,审慎、理性投票
②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
③人大代表要认真行使提案权和决定权
④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决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有
①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居民购买力增强→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④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在我国,促进经济和改善民生有了良好的互动。你认为下列选项中,能够实现二者良好互动的有
①经济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民生改善
②改善民生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③民生的改善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④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民生改善的程度越好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一篇《北极熊减肥的背后》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从而限制了它的生长。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