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亮相时有“三喜”,一喜工人农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员少了;二喜首次有了农民工代表;三喜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三喜”主要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 A.广泛性 | B.真实性 | C.全民性 | D.绝对性 |
2009年1至10月全国财政支出部分项目与2008年同比一览表材料告诉我们
|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 B.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
|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 D.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2009年9月,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
|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
为了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对欧元产生负面影响,2010年5月10日,欧盟各成员国达成协议拿出7500亿欧元救市。受此消息影响,全球汇市和股市立即出现反弹。这表明
| A.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
| B.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 |
| C.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
| D.跨国公司促进资本在国际间快速流动 |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涨价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经济现象我们都感受过。这里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③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