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当前提出“国强民更富”。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在《风景与记忆》一书中写到,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身在木、水、石上的想象建构。这种建构与知识结构有关,更与个人和集体记忆密不可分。这种“想象的构建”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②意识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③要坚持一分为二分析方法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题系列活动上,盲人编织师用棕榈草扎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令彭丽嫒同参加APEC会议的部分领导人夫人爱不释手。编织师的作品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④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下列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 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
柏拉图曾说过“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培根也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这些观点表明()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中国大运河项目,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原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7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①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②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说明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