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你从“探究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秘”的角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某中学正在进行班委选举,刘明看到竞选场面非常火爆,就提出现场报名参加竞选。但是,组织的同学告诉他,候选人报名时间已经截止,不能现场报名。刘明以“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由,请班主任特批他参加。
请使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知识,对刘明的观点简要分析。

某电视总公司未经本人许可,擅自出版发行含有两位著名演员在历届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8个小品在内的VCD光盘。
(1)该电视总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两位著名演员的什么民事权利?
(2)为确保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该怎样合理合法从事民事活动?

材料一:无节制地消耗资源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l0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国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我国GDP每增加l元钱所消耗的资源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材料二: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新法律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律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循环经济”对我国有何经济政治意义。
(2)请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3)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面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企业应该怎样适应新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多部法律的制订和修改,坚持走群众立法路线。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历经四次审议,积极采纳来自19万件百姓立法意见的基础上,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出台。群众参与立法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辨题: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就是让群众都参与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