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锐齿栎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对某林区中的锐齿栎幼苗(苗龄2年)和成树(树龄40年)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由实验结果可知,适应在弱光环境中生长的是_________(填“成树”或“幼苗”)。这与森林群落_________结构的生物适应特点相似。
(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a.b.c三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成树和幼苗光合作用速率最接近的是________点。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研究锐齿栎幼苗与成树适应不同强度光照的原因,分别对幼苗与成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叶绿素含量(mg/L) |
||
叶绿素a |
叶绿素b |
叶绿素总量 |
|
成树 |
11.2 |
3.9 |
15.1 |
幼苗 |
11.6 |
4.8 |
16.4 |
①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之前,应制备叶绿素提取液。提取叶绿素时,除了加入80%丙酮和石英砂外,还需要加入CaCO3。加入CaCO3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并用一定的方法可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测定吸光度值时,应以_______作为对照溶液,分别对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光吸收值进行测定。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比成树的叶绿素含量___________。通过计算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可推测适应弱光的植物___________(填“叶绿素a”或“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高。
请根据下列植物不同有效成分提取操作流程图,回答问题:
(1)在玫瑰精油的提取中,经过水蒸气蒸馏,获得的①是;过程②是,目的是除去固体Na2SO4。
(2)新鲜的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和水分,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进行③过程是,其作用是。
(3)在进行④过程时,为了,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
(4)在进行⑤过程时,可以先用,以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
(5)下图为植物芳香油提取中的水蒸气蒸馏装置,请指出该实验装置的2处不妥之处:
①
②
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的消毒:选取花蕾,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中消毒30s, 取出后在无菌水中清洗。吸干表面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中消毒2-4min。取出后,在无菌水中清洗,其目的是。
(2)过程②是花药在MS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长成的植株(不考虑核与核之间融合)是________植株,该生殖方式为。其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生产上无推广应用的价值,若要使其结子结果,可在移栽后在幼苗茎尖滴加适宜浓度的B物质,通常用到的B物质是________。若该植物的体细胞的基因为AaDD,则经过该育种方法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为。(2分)
(4)过程②与过程③所用培养基有差异,主要是________的差异。通过②过程产生的细胞与枝条韧皮部细胞形态结构(相同/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5)该实验操作成功的关键是,所以要对外植体、超净工作台等消毒,对等灭菌,实验操作过程都要在旁进行。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学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为了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接种后的培养皿呈状态放置。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法直接计数,也可以用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后者在接种前需要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目的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统计平板上的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用这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
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并使果汁澄清,可以加入果胶酶,使用酶时为了节省成本,除要掌握好酶的用量外,还应控制好等环境条件。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选择或鉴别)培养基,扩大培养应选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为了提高酒精的产量,可在果汁中添加葡萄糖,但浓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做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用___________法保存,此法的保存温度是。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做的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原因可能是_______将酒精先变为_______,再进一步变为________,此过程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是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某同学利用气球、酵母菌培养液、葡萄糖、恒温水浴装置等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气球完全扎紧)。主要操作见下表:
操作步骤及结果 |
实验组1 |
实验组2 |
实验组3 |
实验组4 |
实验组5 |
葡萄糖溶液 |
10mL |
10mL |
10mL |
10mL |
10mL |
酵母菌培养液 |
2mL(煮沸过) |
2mL |
4mL |
2mL |
2mL |
30%HCl溶液 |
- |
- |
- |
- |
1mL |
无菌水 |
2mL |
2mL |
- |
2mL |
1mL |
水浴温度 |
35℃ |
35℃ |
35℃ |
80℃ |
35℃ |
温度保持时间 |
10min |
||||
气球体积增加量(相对) |
0 |
1 |
2 |
0 |
0 |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中将气球置于在35℃的恒温水浴中10min的目的是:
。
(2)实验组2与实验组3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3)实验组4的气球体积增加量为0,其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组5设置的目的可能是。
(5)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的比例为________。在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360 g葡萄糖,则可生成______mol的乙醇。
(6)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细胞结构的主要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