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受刺激后时间/m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 钙含量/(mmol·mL-1) |
0 |
7.8 |
2.2 |
0.5 |
0 |
0 |
0 |
| 肌肉收缩力量/N |
0 |
2.0 |
5 |
3.5 |
2.1 |
0.5 |
0 |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 )
A.细胞内钙含量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有钙的释放
C.钙元素在肌细胞内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
D.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
(2014年)将牛的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的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
| 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
| 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
|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
| B.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
|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
| D.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
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
|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
| D.若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 000个碱基对, 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原料C 300个 |
如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D.a链中(A+G)/(T+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下列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时,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两条新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原DNA分子不变 |
| B.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是指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一个是原来的,另一个是新合成的 |
| C.DNA分子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每条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
| D.如果亲代DNA分子是15N∕15N,那么子代DNA分子是15N∕15N和14N∕14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