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
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
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
①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机关的改革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欧洲列强的干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