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作者意在强调
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 |
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 |
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
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 |
对下图所示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浪漫主义作品 |
B.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对思想观念的冲击 |
C.它体现了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
D.它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
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实行四百人会议 | B.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
C.按收入划分等级 | D.颁布《解负令》 |
四川著名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通过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蒋介石曾下达命令:“四十一军王铭章,务必死守滕县三日,以便增援部队巩固徐州。”王铭章战死后,毛泽东等曾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国民党爱国军人誓死抗日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③中共领袖赞誉国民党将领的抗战行为④日军在正面战场的攻势强劲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宽容》展示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主要体现的实质是
A.文化的全面革新 | B.教育的重要意义 |
C.大学的教育地位 | D.开放的办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