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
生物和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体
A.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自我更新 |
B.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对刺激发![]() |
C.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
D.具有生长发育和产生后代的特性 |
SARS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 B.具有细胞结构 |
C.能产生后代 | D.由有机物组成 |
鉴定植物组织内含有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A.斐林试剂和斐林试剂 | B.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 |
C.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 D.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Ⅳ |
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
A |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
B |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
D |
大肠杆菌 |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将酵母菌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为上清液(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酵母菌细胞器)两部分,与匀浆(未离心的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以下试管中,并按表中内容进行四项独立实验,通过细胞呼吸,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选项 |
实验条件 |
加入的反应物 |
上清液 |
沉淀物 |
匀浆 |
A |
充入O2 |
等量的葡萄糖 |
无CO2 |
无CO2 |
有CO2 |
B |
密闭 |
等量的葡萄糖 |
有CO2 |
有CO2 |
无CO2 |
C |
充入O2 |
等量的丙酮酸 |
无CO2 |
有CO2 |
无CO2 |
D |
密闭 |
等量的丙酮酸 |
有CO2 |
无CO2 |
有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