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上的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人体的感受器感到体液增加,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盐从尿中排出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
| B.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腿部变细)现象 |
|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
|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健那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B.实验过程中要将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涂片放入8%的盐酸中,其目的是使细胞离散开来 |
| C.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
| D.用低倍镜观察时要选择染色较深的区域移到视野中央 |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零 |
|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
|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
| D.图乙中,限制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CO2 |
某实验室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
| B.甲、乙两发酵罐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4∶3 |
|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有氧气存在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
|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
下列模型真实反映所示关系的是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具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 B.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C.突触前膜甘氨酸的释放体现膜的流动性 |
| D.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