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一群小鼠中偶然发现了一种全身无毛小鼠(称作裸鼠)。通过杂交实验发现:裸鼠×正常鼠→正常鼠(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F2)中裸鼠大约占1/4,并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F2正常鼠中与亲代正常鼠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 A.1/3 | B.2/3 | C.3/4 | D.1/4 |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
|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
|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
|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
|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
|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 |
| 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
|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
|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
|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 核糖体 细胞膜 |
C.转录的mRNA:细胞核 细胞质基质 高尔基体 |
D.合成的DNA 聚合酶: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 细胞核 |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