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 甲 |
乙 |
丙 |
||
| 1 |
0 |
87 |
7 |
40 |
| 2 |
2 |
58 |
30 |
25 |
| 3 |
4 |
42 |
32 |
11 |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若下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 B.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过程 |
|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
| D.图中A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 B.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 C.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二氧化锰研究酶的高效性 |
|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下图表示某个体中细胞经历的各个阶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 A.a过程表示细胞增殖,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不同 |
| B.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
| C.c过程可能与该个体的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状态有关 |
| D.d过程中不同细胞的衰老、凋亡速度相同 |
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各种离子出入细胞并不都是主动转运,有的是被动转运 |
|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被动转运 |
| C.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 |
| D.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
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 B.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和ATP合成所吸收的能量,两者在数值上相同,在形式上也相同 |
| C.叶绿体中的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
| D.需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氢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