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
| B.力学单位制中质量是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千克 |
|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
| D.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理想化模型 |
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 |
| 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 |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 |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 |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 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A.vb= m/s |
B.vc=3m/s |
| C.de=3m |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
| B.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
| C.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
| D.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以vB=10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A.7s B.8s C.9s D.10s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 B.4:3 | C.3:1 | 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