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已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零点,则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 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 |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
“速度选择器”是一个借助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偏转的原理,挑选出具有所需速度的粒子的装置。右图是某粒子速度选择器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半径为R=10cm的圆柱形桶内有B=10-4T的匀强磁场,方向平行于轴线。在圆柱形桶的某直径两端开有小孔,作为入射孔和出射孔,离子束以不同角度入射,先后有不同速度的离子束射出,现有一离子源发射的比荷为2×1011C/kg的阳离子,且粒子束中速度分布连续,当θ=45°时,出射粒子的速度v的大小是()
A.![]() |
B.2![]() |
C.2![]() |
D.4![]() |
如右图所示,有一个正方形的匀强磁场区域abcd,e是ad的中点,f是cd的中点,如果在a点沿对角线方向以速度v射入一带负电的带电粒子,恰好从e点射出,则()
A.如果粒子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二倍,将从d点射出 |
B.如果粒子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三倍,将从f点射出 |
C.如果粒子的速度不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二倍,也将从d点射出 |
D.只改变粒子的速度使其分别从e、d、f点射出时,从f点射出所用时间最短 |
电子作近核运动的时候,产生了垂直于相对运动方向的磁场。如下图所示,为某种用来束缚原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以O点(图中白点)为坐标原点,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变化最有可能为()
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2Ω,定值电阻R3=4Ω。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在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相等,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3Ω、9Ω |
B.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4Ω、6Ω |
C.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等于S闭合时的示数 |
D.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与R1、R2无关 |
某一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一次实验中,将该热敏电阻与一小灯泡串联,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M为两元件的伏安曲线的交点。则关于热敏电阻和小灯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图线a是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图线b是热敏电阻的伏安曲线 |
B.图中图线b是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图线a是热敏电阻的伏安曲线 |
C.图线中的M点,表示该状态小灯泡的电阻大于热敏电阻的阻值 |
D.图线中M点对应的状态,小灯泡的功率与热敏电阻的功率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