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 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
|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
|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
|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
| A.五灵脂、海鳔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
| 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野生生物都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
| 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灭,就无法再生 |
| 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
|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
|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
|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
|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
|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
|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自然恢复 |
|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
|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
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 A.①③⑤⑥⑧ | B.②③④⑥⑦ | C.①②④⑤⑦ | D.①③④⑤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