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
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
GA 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 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 结果 |
|
步骤1 |
步骤2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 ℃保温 24 h后去 除种子, 在各试管中 分别加入 1 mL淀粉液 |
25 ℃保温10 min后各试管中分 别 加 入 1 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
如下图为某人β—珠蛋白基因及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下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所配制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划分,一般是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发酵的优点是;从化学性质划分,属于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发酵的优点是。
(2)对发酵罐及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灭菌的目的是。要等到冷却后才接种是为了。所控制的条件主要有。
(3)可能会改变发酵液中pH的原因有。可能改变发酵罐温度的原因有。
(4)常用的选育菌种的方法有
(5)分离纯化微生物菌体的方法A有,分离纯化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方法B有。
(6)若上图表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的过程,则温度最好控制在。pH控制在,当pH呈酸性时,发酵产物是。当氧气供应不足时,发酵产物是。
下图为几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人体细胞相比,能完成①过程生物的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2)能完成①过程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一般是。
(3)疏松土壤对②④过程的影响分别是。
(4)若血液中催化图中(填序号)过程的某种酶含量大增,则医生将认为此人可能患有肝炎。
(5)人体细胞通过⑦过程最多约可产生种氨基酸。
(6)不能独立进行⑧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常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内容:
(1)间作的好处包括:
①植株高矮错落,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
②植株高矮相间,能够保证良好的通风,从而提供更多的,提高。
③玉米根系为须根系,大豆根系为直根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层的。
④大豆根瘤内有菌,在它的上有特殊的固氮基因,在其作用之下,能把N2成为,根瘤破溃后能提高土壤含氮量。
(2)有人认为C4植物“夺取”(固定)CO2能力强,这样间作对大豆生长不利,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
,黑暗
)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进性腺激素,目的是。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再在37℃,5%
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
,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右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期开始的标志。
(2)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
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3)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
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