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物质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基本一致的是( )
A.叶绿体色素含量 | B.叶绿素含量 |
C.呼吸作用量 | D.有机物的生成量 |
如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甲的碱基序列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图乙的碱基序列为
A.GGTTATGCGT | B.CCAATACGCA |
C.GCTTGCGTAG | D.GATGCGTTCG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 |
下图是甲、乙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甲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乙家庭的父亲是色盲患者。这两个家庭之间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孩子是
A.1和3 | B.2和3 | C.2和4 | D.1和4 |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
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 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
C.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 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