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诗中飞将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简要概括。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①蛩(qióng):蟋蟀、蝗虫。②寒螿(jiāng)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③通邻:这里指邻里之间的交住。此诗写于夏末秋初,请结合前两句,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这种时令特征的。
这首诗歌是作者漫步在自家小院的一时兴来之作。请结合诗歌三、四句,分析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诗歌上片选用了哪些具体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赏析诗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巴女谣
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①。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注释:①裀:古同“茵”,垫子;褥子。词的上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作简要赏析。
试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词的下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②青冥: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下令征调回朝。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