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一字和仲,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指出下列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你认为本文的作者仅仅通过描绘“雄伟的风景”来表现“世间有大美”吗?落日景象的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但是,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这句话在文中有何深刻含意?

下面各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1)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2)直到最后,在落日又贪婪地映照了一阵后,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
(3)那枚硬币的边缘,也不太清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