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两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行程遍及六大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2年2月14日~18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

材料二  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及某天气系统图

材料三  2013年3月22日~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四个国家.

(1)根据材料二判断,顺着材料一中访问路线依次经过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这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
(2)材料二中显示的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该海域叫做         。它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海潮的袭击。若图示的天气系统向西移动,中心到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3)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出访时,南非的季节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附近。
(4)材料三中,从俄罗斯到南非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访问沿线哪座山的垂直自然带谱最完整?         ,请简述原因:                   
A. 中国的天山   B. 俄罗斯的乌拉尔山    C.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   D.南非的德拉肯斯堡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酷热成灾”;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造成河水暴涨,“水漫金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
(2)今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有哪些?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B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说出与N河段相比较,M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该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
(3)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

(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材料二:雅加达逐月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统计表

材料三: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促使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厂房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
(1)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加达降水时间分布的特征和成因。
(3)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印度尼西亚,简析印度尼西亚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从原料、劳动力、交通进行分析)。
(4)印度尼西亚地质灾害频发,简述其自然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甲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乙图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丙图为甲图中沿AB线胡杨密度的变化示意图。

(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
(2)分析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
(4)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

左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右上图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右下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年陆面蒸发量数值范围为。根据右上图描述甲地1960年到199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我国东部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南方比北方,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3)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的地下水位曲线图,右上图中曲线的一处出现错误,请指出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4)分析乙地某城市蒸发量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