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北半球一月季风图的是         
(2)B地的风向是    ;B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C地的风向是     。C地季风形成是受                            的影响。
(4)甲图所示时间,地球公转速度     (较快或较慢),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极地区出现       (极昼或极夜)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的大豆,大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约2500年前传入朝鲜,2000年前传入日本,300年前在亚洲普及,1739年传入法国,继而在欧洲种植,美国1804年开始种植,20世纪,大豆种植扩展到非洲。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
材料2下面是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kg)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东北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美国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3读下面两图。

(1)描述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从自然条件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与东北大豆主产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3)简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4)[双选]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 )
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B.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D.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在维基百科查到了“洞庭湖面积变化 (以1825年以前为100%)表”,据此分析洞庭湖湖面面积变化及影响这种变化的自然、人文因素。(7分)

年代
面积(平方公里)
变化百分比
1644-1825年
约6,200
100%
1826-1915年
约5,600
90%
1916-1949年
约4,200
67%
1950-1978年
约2,700
44%
1978-1998年
约2,600
42%
1999-2004年
约3,900
64%


湖面面积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大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2)在湖泊洲滩上大量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谈两点)(4分)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年平均降水约l 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 下图。

(1)分析材料一中所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大且需求稳定;据图分别分析广州和诺克斯维尔两地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3)两条河流都主要靠降水补给,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两条河流航运条件的共同特点?
(4)两条河流都进行了开发,并结合资源条件(自然资源)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除了改善航运和灌溉条件外,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读“我国荒漠化主要省区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

(1)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其人为原因有。
(2)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乙,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是________,简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0年1月18日,面向国家重大的跨境资源环境问题和向南开放战略,探索陆疆沿边适度开发与跨境生态安全的协调关系,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组织了“湄公河流域考察队”,对湄公河流域进行考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多次召开经济合作会议。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说出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
(2)当地居民生产非常落后,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河流及其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要开发澜沧江的水能,必然会影响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