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农牧用地过渡带大体上与我国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接近
A.50mm | B.200mm | C.400mm | D.800mm |
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
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9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 D.黄淮地区的洪涝 |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 |
C.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D.大规模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
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的沉积 | B.流水的侵蚀 | C.断裂作用 | D.内力作用 |
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
A.浪费资源 | B.增加开采难度 |
C.污染环境 |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的破坏 | B.不合理的耕作 | C.开矿 | D.土质、降水、地质灾害等 |
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的多种方式中,最为严重的是()
A.樵采 | B.营造宫殿 | C.过渡放牧 | D.毁林开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