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活动小组为探究金属腐蚀的相关原理,设计了如下图a所示装置,图a的铁棒末段分别连上一块Zn片和Cu片,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凝胶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凝胶的某些区域(如下图b示)发生了变化,已知Fe2+可用K3Fe(CN)6来检验(呈蓝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呈现红色 B.乙区产生Zn2+
C.丙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u-2e-= Cu2+ D.丁区呈现蓝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B.OA段产生是NO,AB段反应为2Fe3++Fe = 3Fe2+,BC段产生氢气
C.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c(H2SO4)为5 mol·L1

已知在t℃,某Ba(OH)2稀溶液中,c(H) = 10-a mol·L1c(OH) = 10-b mol·L1,且a+b=16。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c的盐酸,t℃下测得混合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序号
Ba(OH)2溶液体积/mL
盐酸体积/mL
混合液pH
1
22.00
0
10
2
22.00
18.00
9
3
22.00
22.00
8

假设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3 B.4 C.5 D.6

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1 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1 mol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与溴水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 g,加入2 mol·L1的硫酸溶液50 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 g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1.6a g B.(a-1.6) g C.(a-3.2) g D.无法计算

如图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 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t1时减小了SO2的浓度,增加了SO3的浓度
B.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1时减小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t1时增加了SO2和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