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3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该有机物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
| B |
MgCl2、AlCl3浓液中分别通入NH3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 C |
测定等浓度的Na3PO4、Na2SO4两溶液的PH |
比较磷、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 D |
用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两溶液混合反应 |
比较盐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粒子An+、Bn-和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C>B>A | B.微粒半径An+>Bn- |
| C.原子半径A<B | D.C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 B.N4和P4(白磷)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
| C.N4与N2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N4与N2互为同系物 |
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
| B.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
| C.大气污染物SO2、CO和N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汽车排放的尾气 |
|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化学变化 |
将稀硝酸与稀氨水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pH=7,且c(NH4+)=c(NO3-)>c(H+)=c(OH-) |
| B.pH<7,且c(NO3-)+c(OH-)=c(H+)+c(NH4+) |
| C.pH<7,且c(H+)>c(NO3-)>c(OH-)>c(NH4+) |
| D.pH>7,且c(NH4+)>c(OH-)>c(NO3-)>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