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A、B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 C 气体。反应过程中 A、B、C 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 ,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A(g)+2B(g)=2C(g)△H= -285.84KJ•mol-1
B.该反应中 T1<T2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 A 的转化率增大
D.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 0.3 mol/L A、0.1 mol/L B 和 0.4 mol/L C 反 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0.4 mol/L
一定温度下,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 |
|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并放出H2 |
| C.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
| D.溶液的质量减少,有H2放出 |
将氯水注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注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 A.液体呈无色 | B.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 |
| C.液体呈紫红色 | D.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色 |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但得到的液溴中常溶有少量氯气,除去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 B.加入适量的KI溶液 |
| C.通入溴蒸气 | 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 |
| B.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
| C.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
| D.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 A.尽量避免HCl挥发到空气中 | B.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 |
| C.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 D.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