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
B.光线通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现象 |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选择性的吸附阳离子或者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
有关核外电予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
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电了排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 |
B.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 |
C.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d能级或f能级 |
D.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d能级 |
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
B.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ls2)的原了,第一电离能较大 |
D.因同周期元素的原了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H+、Al3+、Mg2+三种阳离子,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H+、Al3+、Mg2+三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 B.2:1:1 | C.2:2:1 | D.1:1:2 |
室温下,在0.2 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离子方程式为:Al3+ +3OH- ==Al(OH)3↓ |
B.a~b段,溶液pH增大,促进了氢氧化铝的碱式电离 |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