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变化如下表: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
年份(年) |
1920 |
1925 |
1930 |
1935 |
1940 |
1945 |
1950 |
数量(百只) |
130 |
200 |
398 |
990 |
1350 |
1290 |
1190 |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百合(二倍体,2n=24)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粉色百合中存在少量绿色个体,研究者发现,绿色百合细胞液呈弱酸性,而色素在此环境中表现为绿色,生理机制如下:
(1)基因R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图中a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蛋白R应该是一种蛋白_____。
(2)研究发现,野生粉色百合的细胞中存在一种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该mRNA与R基因所转录的mRNA序列相似。下图为两种mRNA的差异部分对比,由此推测少量绿色个体出现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该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的原因是______。(AUG:甲硫氨酸(起始),GAU:天冬氨酸,GAC:天冬氨酸,AUU:异亮氨酸)
(3)含基因H的百合,香味浓烈,其等位基因h,不能合成芳香油,无香味。降低百合香味是育种者试图实现的目标。基因R可抑制百合香味,且这种抑制具累加效应(抑制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清香、芳香、浓香),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批芳香型百合,请用这批百合,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杂交育种获得一批清香型、能稳定遗传的百合。用遗传图解表示育种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说明。(不要求写配子)
下图为某经济林在一定时间内某种毛虫和灰喜鹊种群数量的波动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甲代表灰喜鹊的数量波动,气候是其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
B.曲线乙代表灰喜鹊的数量波动,毛虫在DE段上升与灰喜鹊数量减少有主要关系 |
C.在一定时间内由于两者之间通过正反馈调节方式,使种群数量保持了动态平衡 |
D.假如此经济林是在废弃的耕地上栽种树木后形成的,此演替方式属于原生演替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及组织培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细胞培养中,细胞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在生命活动中相互依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像体内一样呈现一定的组织特性 |
B.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伴随组织分化 |
C.细胞系泛指可无限传代的细胞,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 |
D.细胞克隆的最主要用途之一是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
C.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
D.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 |
下图是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运至细胞壁,酸化的细胞壁在膨压的作用下造成细胞伸长 |
B.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高尔基体释放Ca2+ |
C.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
D.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DNA聚合酶催化mRNA的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