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探矿”是常用的探测石油矿藏的方法之一。其原理可简述如下: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
;石油密度远小于
,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差。重力加速度在原坚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
(1)“重力探矿”利用了“割补法”原理: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中,紧贴球的边缘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穴后,剩余的阴影部分对位于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与球心相距d的质点m的引力是多大?
(2)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
=x,利用“割补法”原理: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
的岩石,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可通过填充后的球形区域对Q处物体m产生的附加引力
来计算,式中M是填充岩石后球形区域的质量,求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值
(
在OP方向上的分量)
(3)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L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
与
(k>1)(
为常数)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为L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
把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8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运动2 s时撤掉拉力。(g取10 m/s2)
求:(1)2 s末物块的动能。
(2)2 s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25N作用下开始运动,已知F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物体位移为5m时,物体的速度变为5 m/s 。求:(取g=10m/s2)(sin370="0.6" , cos370=0.8)
(1) 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为RA和RB。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
(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
将质量为2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2m,求此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多少?到达2m高处时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多少?
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m=0.5 kg,绳长l=60 cm,求: ,g 取 10m/s2.
(1)若水桶转至最高点时水不流出来,求水桶的最小速率.
(2)若在最高点时水桶的速率 v ="3" m/s ,求水对桶底的压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