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从环月圆轨道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再由近月点 Q开始进行动力下降,最后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已知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以计算出月球的密度 |
| B.在环月段圆轨道上运行周期比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大 |
| C.在环月段圆轨道上经过P点时开动发动机加速才能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 |
| D.沿环月段椭圆轨道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
|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 |
|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
|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
|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 |
电源的效率
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
.由图可知
、
的值分别为( )
A. 、![]() |
B. 、![]() |
C. 、![]() |
D. 、![]() |
磁电式电流表(表头)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表头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5m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这种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大量程电流表和一只大量程电压表,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
| 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串联一个小阻值电阻 |
| B.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并联一个大阻值电阻 |
| C.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串联一个大阻值电阻 |
| D.改装后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中方式连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时 ( ) 
A.A灯变亮,B灯和C灯都变暗
B.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亮
C.电源的总电功率增大
D.电源的效率降低
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则()
A.两电阻丝的电阻值之比 R1∶R2=1:![]() |
| B.两电阻丝的电阻值之比 R1∶R2=1:3 |
C.电阻率之比ρ1∶ρ2=1:![]() |
| D.电阻率之比ρ1∶ρ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