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近代物理中的四种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 A.原子核分解成核子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
| 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而且r射线的波长最短 |
| C.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 |
| D.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
(2)如图所示,一单摆悬于O点,摆长L=1 m,摆球质量为m,将单摆拉至与竖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释放,当摆到最低位置时,一质量也为m的子弹以一定的速度射中小球,并留在小球里,此时摆线刚好断掉,小球被水平抛出,落地点距悬点正下方的A点的距离x=1 m,悬点到水平地面的距离H=3 m,求子弹射入小球时的初速度v0。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5Ω,电动机的电阻RM=1.0Ω,电阻R1=1.5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电压表的示数U1=3.0V,求: 
(1)电源释放的总电功率P
(2)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功率PJ
(3)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AB与倾角θ=37°,长L=5m的绝缘斜面BC在B处圆滑相连,在斜面的C处有一与斜面垂直的弹性绝缘挡板,质量m=0.5kg、所带电荷量q=5×10-5C的绝缘带电小滑块(可看做质点)置于斜面的中点D,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E=2×l05N/C,现让滑块以v0=12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设滑块与挡板碰撞前后所带电荷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滑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sin37°=0.60,cos37°=0.8)求:
(1)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能达到左端的最远点离B点的距离;
(3)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如图所示,半径为R=0.2m的光滑1/4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圆弧B处的切线水平。B端高出水平地面h=0.8m,O点在B点的正下方。将一质量为m=1.0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处,(g取10m/s2)求:
(1)滑块滑至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及落地点C到O的距离
;
(2)在B端接一长为L=1.0m的木板MN,滑块从A端释放后正好运动到N端停止,求木板与滑块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将木板右端截去长为ΔL的一段,滑块从A端释放后将滑离木板落在水平面上P点处,要使落地点P距O点的最远,ΔL应为多少?
有一个电量q=-3×10-6C的负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了6×10-4J的功,该电荷从B点移至C点,电场力对电荷做了9×10-4J的功,设B点电势为零,求:
(1)A、C两点的电势
和
各为多少?
(2)A、C两点的电势差
为多少?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听到起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后,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