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ZW型,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研究表明,某些原因会造成染色体区段连带基因丢失的现象。若B、b中的一个丢失会造成个体生活力下降但能存活,若一对基因都丢失则个体无法存活。现有一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非芦花公鸡。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这只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引起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方法一 显微镜观察法:取该非芦花公鸡的部分精巢细胞用 酶处理,然后按解离、 、 、制片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找到 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观察染色体是否出现“拱形”结构。如果有,则是由 引起的,反之则是由 造成的。
方法二 杂交实验法: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 (填“芦花”、“非芦花”或“芦花和非芦花均可”)母鸡进行交配。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
(每空1分,共5分)将玉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 12 h ,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胚芽鞘能够向生长素含量较_________的一侧弯曲生长
(3)当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为0 mg/L时,胚芽鞘不生长,说明琼脂对胚芽鞘生长_________(有、没有)促进作用。
(4)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约为_________ mmol/L时,胚芽鞘的弯曲度最大,当1.8 mmol /L时,对其下部细胞生长起_________作用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2)写出该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_____(以图中字母回答)环节。
(3)研究者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假设F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若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 ___。
(4)研究者要调查黑脸琵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
科研人员对某湖泊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一年的研究,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m2a。
(2)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表中“被分解”部分指的是____________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利用”部分存在的形式是____________。
(4)若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____________位于金字塔的最高层。
(5)蜣螂以牛羊的粪便为食,它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
分,共5分)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
图1图2
请回答问题:
(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________型。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加剧.
(2)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3)人们在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分布在水体表层的数量比深层多.这是因为草履虫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________
A.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 B.静置培养液.中层取样 C.静置培养液.底层取样
分,共6分)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示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图中⑦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
(2)图中④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④细胞相比,⑦细胞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结构。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________________细胞就会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
(4)若该抗原为某种植物的花粉,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花粉时会引起哮喘,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