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研究发现:①Graves病的发病原因是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如图所示);②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Graves病属自身免疫病 |
B.图中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
C.UDP可能能够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 |
D.患者血液中Y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
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某免疫细胞受到抗原直接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为()
A.甲是某种淋巴因子,乙是抗原-MHC复合体 |
B.甲是某种淋巴因子,乙是细菌抗体 |
C.甲是白细胞介素-2,乙是抗原 |
D.甲是白细胞介素-2,乙是抗原-MHC复合体 |
硅肺是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
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 |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
A.神经调节 | B.神经一体液调节 |
C.体液调节 |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