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物质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氯化钡溶液、HCl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物质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物质 |
NaOH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HCl溶液 |
| 现象 |
产生蓝色沉淀 |
产生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A.CuO固体 B.(NH4)2CO3粉末 C.稀硫酸 D.CuSO4溶液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
| 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
|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 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
2012年2月江苏镇江自来水出现异味,引发当地居民抢购瓶装饮用水现象。经初步查明,韩国籍船舶“格洛里亚”号货轮水下排放管道排出的苯酚(化学式C6H6O)是污染水源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 |
| B.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C.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3:8 |
| D.每个苯酚分子含有13个原子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符号是CO |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 |
|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 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 B.氧气含量 | C.食物多少 | D.食物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