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再向水中滴入含
稀硝酸和硝酸银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以上事实,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①制得
的氧气不是纯净物 ②制得的氧气中混有含氯的物质 ③制得的气体中含氯元素 ④在发生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同时,还发生了其它反应。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①② | C.①②③ | D.全部 |
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根据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和蔗糖都是易溶物 |
B.30℃时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60℃时,40g木糖醇加入50g水,能得到90g溶液 |
D.在人体正常体温时,木糖醇溶解度大于蔗糖 |
总结化学规律要严谨、科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 |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一定温度下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
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瓶中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B.实验过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
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
D.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没有了氧气 |
美国加州大学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
门捷列夫,将它命名钔(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钔原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58.0% |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57个电子 |
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 B.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D.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入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