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醋酸菌可以用于生产果醋,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醋酸菌,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有,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培养时,一般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培养。
(2)通常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

(3)培养基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和。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将培养过程中测得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绘图如上。图中表示细菌纤维素产量的曲线是,表示残糖量的曲线是

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藻类、虾、鲫鱼等生物。鲫鱼为杂食性鱼类,虾以绿藻和蓝藻为食物,虾也是鲫鱼的食物。蓝藻和绿藻均能产生-定量的藻毒素。下图一表示不同体长鲫鱼的食性比例,图二表示湖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藻类在生态系统中是。绿藻与蓝藻的种间关系是
(2)据图一分析,在仅由藻类、虾、鲫鱼构成的食物网中,若体长为30cm的鲫鱼群增重400kg,最少需要藻类kg。
(3)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治理水体污染,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①据图二分析,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最好选用的藻类是,原因是当两种藻类吸收的磷元素量时,碱性水体中该藻类产生的含量低。
②现要投放鲫鱼去除水中的藻类,据图一分析,选择体长为(填20或30)cm的鲫鱼最合理。

下图为人体内的部分生理变化过程(字母表示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中填字母或数字):

(1)人体产生成冷觉的部位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
(2)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激素[ ]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有关。
(3)人在寒冷环境比在炎热环境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天
(4)③对C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使C的代谢速率;另一方面能C的分泌功能,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调节。
(5)图中的E主要是指。在血糖调节方面,与④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11分)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肌肉萎缩的遗传病。下图为研究人员调查的一个DMD家族系谱图,已知Ⅱ-3、Ⅱ-9均不带有任何致病基因。白化病和DMD相关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MD属于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Ⅱ-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第Ⅰ代的号,Ⅱ-4的基因型为,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3)分析可知第Ⅳ代号的表现型不符合题意,经过医学筛查发现该患者体细胞体为45条,缺失了一条X染色体,那么该个体的基因型是
(4)Ⅲ-17的基因型是。Ⅳ-19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下面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葡萄为材料所做的几组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葡萄植株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图一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
(2)经检测,葡萄植株一昼夜的CO2净吸收量为250mg,图二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CO2吸收量为(填“大于”、“等于”、“小于”) 25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株一昼夜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是mg。C点与D点相比,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是,直接原因是不足。若适当增加植株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图二中的B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
(3)图三表示将植株上的叶片A侧曝光,B侧遮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德国科学家曾使用类似的实验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但是实验前该植物需要在环境中放置一昼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