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利用选择培养技术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按功能分属于 ,碳源为 。
(2)实验原理是 。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 。
(4)⑥和⑦属于对照组的是 组,设置对照的目的是 。
(5)⑤→⑥采用单菌落挑取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写出两条以上):
。
右面是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解者未单独标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e属于________营养级。
(2)若循环的物质是硫,则图中b→a的形式是________。
(3)在硫进入生物群落以后,完成硫循环的回路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__。
(4)若循环的物质是氮,则图中b→a的形式是________。
(5)若循环的物质是碳,则图中c→d的形式是________。
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观察后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2)在农业生产上用萘乙酸溶液浸泡植物插条生根时,除了考虑最适浓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至少回答两点)。
(3)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尔文在研究生长素时将带有尖端的金丝雀草的胚芽鞘C和除去尖端的金丝雀草的胚芽鞘D置于单侧光下,结果C弯向光源生长,D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的推论是什么?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叶片生长有什么意义?
根据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简答下列问题(8分)
(1)1985年,Overton 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膜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
(2)1925年,德国科学家Gorter Grended用丙酮酸抽提红细胞的类脂后,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红细膜表面积的2倍。科学家们抽提出的类脂主要是_________,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类脂分子排列成单分子层时,组成分子层的分子的排列方向是_________。Gorter Grended的实验说明_________。科学家们发现,成熟的人的红细胞即使在人工诱导的条件下,不能恢复分裂能力,原因是_________。这说明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
(3)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蛋白质)结合,使他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在37℃保温40分钟后,在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状均匀分布。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离子浓度(m mol/L)如下:(4分)
|
K+ |
Na+ |
Ca2+ |
Cl- |
红细胞 |
150 |
26 |
70.1 |
74 |
血 浆 |
5 |
144 |
3.2 |
111 |
(1)红细胞中各种离子含量与血浆中离子含量不成比例,这表明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离子具有_________性。
(2)红细胞中K+和Ca2+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血浆中K+和Ca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这种方式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图解回答问题(16分)
(1)该化合物为_________肽化合物,含有_________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不同点在于_________,氨基酸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这些氨基酸中的R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4)只用图中所含这几个氨基酸可以组成_______种4肽化合物,若将足量的上述几种氨基酸置于适宜的条件下,经缩合脱水形成的4肽化合物最多可能有________种。可以看出,蛋白质的种类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从上述图解可以看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