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成分(括号内为杂质) |
所用试剂 |
操作 |
| A |
铁屑(油污) |
纯碱溶液 |
洗涤 |
| B |
苯(苯酚) |
溴水 |
过滤 |
| C |
碳酸钡(硫酸钡) |
盐酸 |
溶解、过滤 |
| D |
乙醇(乙酸) |
烧碱溶液 |
分液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B.常温下,1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
| C.标准状况下,2.24LNH3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NA |
| D.常温下,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N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 B.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
| C.溶液、胶体和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是否带电荷 |
D.日本核泄漏产生了 原子,其中子数比 的中子数少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精炼时,阳极产生0.5molCu2+则阴极有NA个Cu原子析出 |
| B.因为酸性H2SO3>H2CO3,所以S得电子能力大于C |
| C.可通过比较Mg(OH)2和MgCO3的Ksp的大小 比较它们的溶解性 |
| D.含0.1molNaClO的溶液蒸干可得5.85gNaCl固体 |
某温度下, pH值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Ⅱ为氯化铵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c点水的电离程度 |
|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且两点的KW相同 |
| C.a点时,等体积的两溶液与NaOH反应消耗的NaOH量相同 |
| D.加入足量NaOH,b点溶液消耗的NaOH比d点溶液消耗的多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苯,充分振荡、静置、过滤,可从碘水中获取碘 |
| B.从CuSO4溶液得到CuSO4·5H2O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
| C.室温下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当红色恰好退去时所得溶液pH=7 |
| 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