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无处不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于制造生物柴油 |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1 m=1×10-6m)的颗粒,“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
| C.红宝石、水晶、玻璃、陶瓷等都是硅酸盐制品 |
| D.分馏、裂化、裂解是利用化学变化来炼制加工石油的三种重要方法 |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图甲表示CO和H2O(g)生成CO2和H2的能量变化 |
| B.某温度下,pH=11的NH3·H2O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NH4+ 、NH3·H2O与NH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1 |
| C.在常温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仅依据K的变化,就可以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从F2到I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且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
D.图乙中曲线表示常温下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 的变化情况 |
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 mL 0.6 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 mL NO气体(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 |
| B.若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共0.020 mol |
| C.若混合物中含0.01 mol Cu,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均为0.005 mol |
| D.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为0.005 mol<n(Cu)<0.015 mol |
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 阳离子 |
NH4+、Na+、Mg2+ |
| 阴离子 |
OH-、NO3-、SO42- |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一定含Na+
B.乙中一定含NH4+
C.丙中一定含Mg2+
D.丙中一定含SO42-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 mol |
| 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
| D.原溶液中n(Fe2+):n(I-):n(Br-)=3:1:2 |
下列实验装置通常不用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