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如下:2A(g)+B(g)
2D(g) △H=-QKJ·mol-1。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 实验编号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反应温度/℃ |
800 |
800 |
850 |
| 达平衡时间/min |
40 |
10 |
30 |
| c(D)平衡/mol·L-1 |
0.5 |
0.5 |
0.15 |
| 反应的能量变化/KJ |
Q1 |
Q2 |
Q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压强或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B.实验Ⅱ可能隐含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实验Ⅲ达平衡时υ(D)为0.01mol·L-1·min-1
C.由表中信息可知Q>O,并显有Q3<Q2=Q1=Q
D.实验Ⅰ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D,达平衡时c(D)为1.0mol·L-1。
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
| B.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
| 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 D.若某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已知1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s) + O2 (g) |
| B.C(s) + O2 (g) |
| C.C + O2 |
| D.C(s) + O2 (g) |
右图是反应Br+H2→HBr+H的能量随反应历程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
|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 |
| D.从图中可以看出,HBr的能量一定高于H2的能量 |
下列说法能表示可逆反应N2+3H2
2NH3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3mol氢气和1mol氮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mol氨气 |
| B.正反应生成NH3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H2的速率相等 |
| C.单位时间消耗n mol N2的同时消耗2n mol NH3 |
| D.N2、H2、NH3的质量分数相等 |
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组成化学式为AB2型共价化合物是
| A.9和1 | B.11和8 | C.12和17 | D.6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