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人体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酶1不能生成酪氨酸,从而造成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损伤神经系统所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表明酶是影响性状的根本原因 |
B.控制酶1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苯丙酮尿症 |
C.此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 |
D.控制酶1、2、3合成的基因任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性状改变 |
水稻叶肉细胞的DNA存在于
A.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 B.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
C.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 D.细胞核、叶绿体和内质网 |
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
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
C.神经细胞吸收K+ |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
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
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A.低、高 |
B.低、基本一致 |
C.高、高 |
D.高、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