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 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
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
D.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
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时代使命是()
A.严复译著《天演论》影响 | B.甲午战败,救亡图存 |
C.自然法则适用于社会法则 | D.思想开放,追求时尚 |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 B.毛泽东思想 |
C.新民主主义 | D.邓小平理论 |
下列书报中,刊载了中华民国以前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
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儒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
B.他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 |
C.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
D.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