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地貌”图,(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 | B.石灰岩 | C.大理岩 | D.玄武岩 |
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 A.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
| C.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 D.板块运动形成的 |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 A.上海 | B.济南 | C.北京 | D.长沙 |
2011年11月3~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下图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
| A.奥塞盖尔 | B.远望六号 | C.阿尔坎特拉 | D.凯尔盖朗 |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南移 |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北移 |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
|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 C.放鞭炮,守岁迎春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
|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
|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
|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
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
|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
|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
|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此时F地地方时为()
| A.7日21时 | B.6日9时 |
| C.6日21时 | D.7日9时 |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S线为晨线 |
|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
|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
|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