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岱崮地貌”图,(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A.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D.板块运动形成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6、7题。

E、F、G三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濒临F大洋的大洲有 ( )

A.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B.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
C.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 D.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

读等高线图,回答4、5题。

图中可能有河流出现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图示地区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000m B.1300m C.1500m D.1800m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完成17—18题。

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图7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

图6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5—16题。

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c B.d C.e D.f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