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原)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如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关于此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
B.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
C.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B.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C.汛期出现在冬季
D.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 km

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  )

A.400 m 350 m B.800 m 350 m
C.400 m 550 m D.800 m 650 m

读图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 ( )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的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的草原一片葱绿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读我国北京及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  )

A.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B.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C.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图中缺水严重的省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大
B.蒸发量大
C.耕地比重大,水资源利用率低
D.中低产田分布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