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某班分组对“杭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变化”以及“杭州市水土流失”进行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如下,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市位置及城市空间范围发展变化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杭州市总面积为16883.73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3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39%。研究小组把杭州市划分四块区域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有关情况如图19所示:
注:Ⅰ区——东北部平原农田区;Ⅱ区——中部、南部低丘河谷风景资源区;
Ⅲ区——西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区;Ⅳ区——西南千岛湖水源涵养区
材料三:杭州市2001~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如下表。
水土流失土地类型 |
治理面积(平方千米) |
水土流失率 |
坡耕地 |
275.93 |
90% |
疏林地 |
1284.87 |
24% |
荒草地 |
20.1 |
20% |
其他土地 |
0.89 |
5% |
(1)结合资料,描述杭州市地形特征。
(2)据图说明从1987年~2008年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这种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的因素。
(3)与其它三区相比,说明Ⅰ区水土流失所占比重低的原因,并分析其它三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建议。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8分)
⑴说出A、B两国的名称。
⑵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低安全度国家,资源安全状态优于其他5个人口大国。说明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
⑶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
⑷中国资源环境问题还较突出。为确保未来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读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8分)
⑴设计进藏铁路的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三方案中,图中反映选择青藏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⑵修建青藏铁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⑶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条件。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6分)
⑴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画出C、D、E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⑶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⑷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分析位于52°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2分)
⑴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⑵简析该区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⑶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