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6月广州白云山出现了毛毛虫成灾现象。现有研究人员研究毛毛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毛毛虫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同种树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表示酶活性是温度的函数。在温度t1时:

A底物能量太高不能与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B反应自发进行,不需要酶的参加
C反应产物变得不稳定
D酶的热变性发生
E酶中肽键的水解发生

下图表示一胎双层中的膜蛋白。关于此蛋白质链中氨基酸分布的下列说法只有一条是正确的。

A埋在脂双层中的那部分蛋白质分子中疏水氨基酸占优势,而亲水氨基酸则分布在此分子的其他部分
B带电荷的氨基酸的分布是随机的
C埋在膜中的那部分蛋白质分子中亲水氨基酸占优势
D在此蛋白质分子的N端以亲水氨基酸为主,而在此分子的其他部分氨基酸的分布是无规则的
E在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分布与它和脂双层的相互作用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右图表示酶促反应过程中温度和10分钟内被转化的底物的关系。在t1和t2时发生反应的底物的量是相同的。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在t1和t2时有活性的酶分子数是相等的
B在t1和t2时每一酶分子都与同样量的底物起反应
C在t1时较多的酶分子有活性,但非催化*反应速度比t2时的低
D在t1时较少的酶分子有活性,但非催化*反应速度比t2时的高

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肽键被断裂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NH一基团之间的肽键。请看下面的肽链图,肽酶P将在哪一个位置断裂此肽键?

A 1 B 2 C 3 D 4

酶类:
A进行没有它们的存在就不能发生的反应
B使反应常数有利于反应产物的形成
C加速反应,其原因是酶减少了使反应得以进行所需要的能量
D加速反应,其原因是使底物中的能量增多了
E上述所有答案都是部分正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