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4支试管分别代表 4 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其中乙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下表表示2 号培养基成分与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甲、丙、丁三个试管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别是固氮菌、产甲烷菌、酵母菌 |
B.将幽门螺杆菌转移到2 号培养基继续培养,由于培养基营养新鲜而更有利于它的生长 |
C.幽门螺杆菌的代谢类型可能是微厌氧异养型 |
D.丁试管中的微生物在2 号培养基内不能生长,但与圆褐固氮菌同时接种在2 号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 |
E.在2号培养基中加入人体血清后可以培养乙肝病毒
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
B.甲状腺被切除 |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
冬眠的动物在环境温度适宜时,又可自动苏醒,称为出眠。冬眠动物出眠时
A.产热活动迅速恢复,散热活动随后缓慢恢复,体温升高 |
B.耗氧量增加,酶的活性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
C.产热活动与散热活动同时恢复,体温不变 |
D.耗氧量增加,酶的活性不变,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
巴西是全球登革热病例最多的国家,2009年至今,巴西已现320万病例和约800例死亡。在经过两年的试验后,巴西近期在里约北部图比亚坎加地区投放了1万只“良性”蚊子,以期抑制登革热病毒传播。巴西生物学家里贝罗说,投放的伊蚊在实验室感染了细胞间细菌“沃尔巴克氏体细菌”。这种细菌就像是疫苗,能够阻止登革热病毒在伊蚊及其后代体内繁殖。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网民担心沃尔巴克氏体细菌可能发生变异,沃尔巴克氏体细菌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B.登革热患者体温升高是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的原因 |
C.登革热病毒有8种核苷酸,2种核糖,5种碱基 |
D.登革热病毒寄生在沃尔巴克氏体细菌体内 |
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