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
A.光照强度为1.0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
B.光照强度为2.0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
C.光照强度由5.0klx增强到7.0klx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增大 |
D.光照强度为9.0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
关于右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
D.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A.反转录酶 | B.RNA聚合酶 | C.DNA连接酶 | D.解旋酶 |
萃取前往往要将胡萝卜烘干,粉碎,并且原料颗粒越小越好,这样做的目的是
A.让胡萝卜尽快溶解成胡萝卜素 |
B.让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 |
C.让原料颗粒尽快溶于萃取剂中 |
D.节省萃取剂的使用量 |
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判断标准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的依据是
A.颜色不一样 | B.大小不一样 |
C.形状不一样 | D.层析后的色素点带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