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乙,α银环蛇毒是一种________性毒液。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 ℃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状态,气孔处于________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使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在1 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 h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________mL。
(4)若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上画出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11分)下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大豆,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物质)含量增加。
(2)与⑴相同条件,给装置Ⅰ中的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生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C处液面。(上升、下降)
(4)在⑶中条件下,Ⅰ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一段时间后,Ⅲ中的小白鼠体内(填物质的名称)将会略有积累。
(5)假若装置Ⅰ中的该植物数量足以满足实验要求,且Ⅲ中的小白鼠可以通过某通道进入Ⅰ室中。现向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15N2,一段时间后,从小白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15N,则含15N的物质进入小白鼠体内之前,其转化路径是:15N→,涉及的生物有:。在小白鼠体内,经消化吸收后,其最短转化的路径是:先经作用,形成的产物在(填器官的名称)中转化为,最终由肾脏排出。
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Ⅰ2________,Ⅲ9________,Ⅲ11________
(2)写出与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只患色盲孩子的概率为____,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生育一个两病均患孩子的概率为____。
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
卵细胞的形成 |
|
部位 |
||
成熟生殖细胞数量 |
4 |
1 |
细胞是否均等分裂 |
||
是否有变形期 |
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实验结果: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如下图所示。
(1)各试管的中带DNA中含有的氮元素是________。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的密度,轻带和中带的比例分别表示为________。
(3)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________。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像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A中a、b、c柱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图B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____。
(2)图A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B中的____。
(3)图A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变化是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B中的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A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与图A中____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