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力,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证明了
。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3)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球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裂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4)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
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
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
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
请分析回答:
(1)装置A可起到的作用是;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是。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
(4)若要在上述实验中,同时探究一下“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没有影响”,则应如何设计?
。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 ,
共原因是 。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氧气释放量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温度 氧气释放量(mL)组次 |
0℃ |
10℃ |
20℃ |
30℃ |
40℃ |
| 1 |
3.1 |
9.3 |
14.0 |
20.0 |
21.5 |
| 2 |
2.8 |
9.0 |
14.6 |
20.6 |
21.0 |
| 3 |
3.1 |
9.0 |
14.0 |
20.3 |
20.5 |
| 平均值 |
3.0 |
9.1 |
14.2 |
20.3 |
21.0 |
(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请在右边坐标系中画出氧气释放量与温度关系的曲线图:
(3)从表中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有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因素进行探究,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
下列是某同学进行的“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将他的活动归入科学探究的相应步骤中,将序号填入括号内。(每空2分,共12分)
( )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 ) 全班范围内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 ) 按实验方案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鼠妇在有光和无光处的数目,共5次。
( ) 设计对照实验。
( ) 假设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暗处。
( ) 数据显示暗处鼠妇数目多,假设正确。
| A.提出问题 | B.作出假设 | C.制定计划 | D.实施计划 |
E.得出结论F.表达交流
根据“膝跳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探究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还是复杂的反射。
膝跳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
①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②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③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是: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